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哪里有学炸面泡子的和哪里有学炸面泡子的师傅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哪里有学炸面泡子的以及哪里有学炸面泡子的师傅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老管朗读:梁雅
面泡是菏泽特有的一种风味小吃,是一种油炸食品,很多外地人都认为是“圆形的油条”,其实面泡不只是和油条的形状不同,制作方法和口感也大不相同。
面泡和油条在制作方法上的主要区别是和面和炸制的方式。面泡是将面粉加水和成糊状,经过反复摔打产生韧性,然后用两根筷子搅起面团,慢慢放入盛有热油的平底锅中炸制鼓起成不规则的球状;油条则是将面粉和成非常光滑的面团,切成厚1厘米、长10厘米左右的条状物,把每两条上下叠好用手再扯一下,放入盛有热油的圆底锅中炸制膨大成长条状。
面泡口感类似于油条,但味道微咸,入口既绵软又酥脆,放凉后仍然有这种口感,所以菏泽人喜欢将放凉的面泡切碎拌黄瓜,也是一道特色菜;而油条放凉后韧性增大,不易咬断。
菏泽人管面泡叫“面泡的”,是一种随意而口语化的称呼,包含着亲切、喜爱的意思。吃面泡一般配胡辣汤,而吃油条一般配豆浆,这也是两者的区别之一。
面泡,菏泽人最爱的美食之一,应该是菏泽的一张美食名片,很多人都写过文章,甚至制作专题片在电视台甚至央视播出,通过面泡来展现菏泽特色美食和历史文化底蕴。而我对面泡制作的详细过程只知大概,不再进行详述。这里特别写一下“杨湖面泡”,就是在杨湖酒厂食堂吃到的特色“面泡”。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老家的羊肉汤》,山东杨湖酒业李宪德总经理读了之后很有感触,多次邀约到杨湖酒厂食堂显一下“身手”。今年五一,著名作家、诗人魏新到杨湖酒厂考察指导,李总再次相约品尝“老家的羊肉汤”,我便欣然前往。魏新老师老家在曹县,也是个美食家,对羊肉汤并不陌生,但品尝了以农家方法制作的加入白菜粉条的红油羊肉汤,仍是连连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而我也在席间品尝到了具有另一种滋味的“面泡的”。
炸面泡子
之前我还写过一篇文章《鲁西南腊肉》,就是把猪肉煮到七八成熟,切成几公分大小的肉块,埋到盐罐子底下腌制成的“盐腊肉”,口感独特,是用原始的食材、简单的方法制作出的令人回味悠长而又带有淡淡乡愁的家乡美味。
炸面泡子
杨湖面泡的做法和普通的做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在摔好的面糊中加入了另一种食材—鲁西南腊肉。将鲁西南腊肉切成小肉丁,均匀的掺入面糊之中,炸制成金黄色的面泡,轻轻咬上一口,面泡绵软酥脆的口感混合着鲁西南腊肉的味道,会让人产生一种久久不能释怀的感觉,体会到的是满满的口福和游子远离故土的乡愁。
杨湖面泡,将传统的面泡和鲁西南腊肉进行有机结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味道。或许很多人会说,这么简单的食材混合,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呢?面泡和鲁西南腊肉的结合,是一种实践的创新,很多时候人们总认为两种食材毫不相干,但是结合在一起就是令人难忘的特色美味。比如鸡蛋蒜、面泡拌黄瓜、洋葱炖带鱼等等,这些都是老百姓在长期的生活中不断摸索和实践,总结探索出来的新事物、新经验。
这是魏新老师咬了一口,亲自拍的图片,可以看到晶莹剔透的腊肉
杨湖面泡,可以说也是李宪德总经理创新思维的体现。李宪德总经理对白酒有着很深的研究,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被外人称为“酒痴”。杨湖酒厂近年来一直坚守老传统、采用传统工艺酿造杨湖系列白酒,但又融入现代科技理念,突破手工小酒坊的束缚,不断把企业做大做强,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可谓是“博采众长酿玉液,自成杨湖芝麻香”。
传统酿酒工艺
菏泽地处中原地带,历史悠久,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民风淳朴,人情厚重,历史上曾经物阜民丰。但菏泽人思想偏于保守,创新意识不高,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落后于山东其他地市。
菏泽的牡丹
菏泽美味——面泡,鲁西南的味道,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之于其他方面,不是也一样吗!
感谢菏泽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梁雅友情朗读
关于哪里有学炸面泡子的,哪里有学炸面泡子的师傅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