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去哪里学做芝麻酥糖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去哪里学做芝麻酥糖视频,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去哪里学做芝麻酥糖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618清空购物车的时候,没注意到有件小商品混在里头一起付款了,等收到的时候才发现是我在购物车里放了很久却一直没买的黑芝麻酥糖。
黑芝麻酥糖
“是让我们忆苦思甜吗?”儿子笑着问。他看着配料表,摇头道,“这么高热量的东西现在谁吃啊?”
确实是。但我记得我外公就顶爱吃这些甜食,以前他们家的石灰桶里常年有酥糖、粽子糖、油酥饼、浇切片、葱管糖之类糖果点心。
酥糖、粽子糖、油酥饼、浇切片、葱管糖
一想起芝麻酥糖就回到了童年。每次我们哪个小孩谁背出一首诗,写对几个字,外公就弯着食指刮我们鼻梁,笑说着“小猪猡”,然后弯腰从石灰桶里拿出点心来奖励我们。我最爱吃的就是这个黑芝麻酥糖。当时背了什么诗,学了什么字我早忘记了,但是那糯糯香香的,充盈整个口腔的甜味却还在唇齿间。
黑芝麻酥糖
一个四方的白纸包,正面是红框红字,写着商家品名,翻到背面撕开黏住的小角,再整个打开来,是两排用油纸包的酥糖。拆开油纸,用俩手指轻轻拈了,微微一提,巧的时候是长长的一条,外层的黑芝麻粉于是就扑潄潄散落下来。也可以整块一股脑塞进嘴里,于是嘴里就呈现出不同层次不同性状的丰满的香甜味——单是芝麻粉小麦粉就太琐碎,单是酥心又太粘腻,现在带点韧性的“带子”包裹着酥糯的芯子和着细腻的粉,一下子让咀嚼感、酥香感、甜腻感都融合在一起。吃完嘴里的,散在油纸里的粉可不能扔,拿油纸就着黑芝麻粉折上几折,黑芝麻粉因为一些麦芽糖残留的粘性,就被做成了一个小方块。撮着吃了,如果还有一些散的粉,那就不能用手抓了,只能将那油纸当成漏斗,仰脖子直接倒进嘴里了。吃这个最怕心急,一急就吃呛了。
酥糖
应该至少有二十来年没吃这些甜点了吧。其实算起来,我跟外公相处一共13年,他离开我们倒已经23年了。
外公是个清瘦的小个子老人。头发老早白了,高颧骨,扁嘴巴——70不到就没剩多少颗牙了。童年时代,我们眼里的外公就是一个溺爱我们的爱吃甜食的老人。
二外公家有个小院落,搭着葡萄棚,一幢2层小楼。西边是间凉爽的厅,夏日的午后我和姐姐经常在躺椅里吃冰砖看连环画。东面前后隔成两间,前半部分算作堂屋,祭祀之类就在这里,北面半间是外公的房间,最东边是个吱吱嘎嘎的木楼梯。
院子里的葡萄棚
外公的床靠在房间的东南角,北面靠窗是一张书桌,书桌上最显眼的就是各种药品。双氧水、碘酒之类都是他常备的,小时候我们小孩子哪儿摔破了皮,都不用告诉大人,自己钻进外公房间,拿棉花球蘸了双氧水给自己消毒,看着那些泡泡呲呲地冒出来再破掉,然后给自己包扎,因为经常看外公这样处理自己的伤口,早学会了。外公的伤是年轻时一颗日本子弹造成的,病痛跟了他大半辈子。
碘酒
书桌上还有书和一些报纸,我最喜欢外公给我们讲《山海经》。每天读书看报的外公居然没上过学,我是直到五年级才知道的,他是自学认的字。
《山海经》
外公曾是大队书记。1994年暑假,学校组织我们写作兴趣小组10来个人到我外公家采访他,在西边那个凉爽的厅里,外婆老早帮我们泡好了一大壶凉茶,桌上放了很多甜点心,我们围坐在外公身边听他讲时代的变迁带来的物质变化:门前那条路,从一下雨就变泥塘的泥路变成煤渣路石子路,再变成宽阔的柏油马路;听他讲时代变迁带来的精神生活的变化:我们村里从他们那一辈大部分文盲,到我父母辈出了很多高中毕业甚至有大学生,到希望我们这辈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以后有很多大学生;听他讲时代变迁让渔民产生的变化:从贫穷腥臭没文化被瞧不起,到自强自立,再到学习文化探索水产养殖,开始不再甘居人下。他讲渔民们怎样奋力为生计与大风大浪拼搏,讲他们怎样抓太湖里的强盗,讲他们怎样从吃喝拉撒都在船里到逐渐在陆地上定居,讲他们怎样慢慢吃饱肚子一点点挺起腰杆……外公侃侃而谈。
作者的母亲、外婆和外公在上海合影
那次的作文特别好写。那个下午,我第一次从一个观众的角度仰视这位老人,少年时代的我看到,这是一位胸中怀着村民的老人。
三小学时候,每次考试前,外公总是开玩笑提醒我和表姐,谁都不要穿“麻皮大衣”(麻痹大意),外公过世后再没人这样对我们说过。他错过了我们考高中、考大学,他没有看到我们戴上硕士帽的样子,他也不知道我和表姐都走上了讲台,当上了他肯定会引以为豪的教师。
作者(中)和外公、表姐在南京合影
年轻的时候他曾带着村民挣公分,快退休的时候带头组建了经济合作社,退休之后还自费做螃蟹养殖试验,他想的就是怎样带着村民一起过上好日子。但是他没看到后来那些年太湖蟹养殖销售的辉煌,没看到那么多渔民都变成了有钱人。当然,如果他还在,为了保护太湖水,他肯定也会是第一个响应拆除围养的人,他肯定会继续帮村民谋出路。
太湖蟹养殖
1996年3月8日,外公离开了,那个晚上寒冷彻骨,后半夜突然下起了冰珠子。外公躺在那,一层层白布盖上去,我从此再没见过他。
外公去世前,家人不断地跑上海北京给他买来各种各样他爱吃的和他没吃过的东西。去世前,他又变回了那个瘦瘦小小的“馋嘴”小老头。
外公肯定想不到,现在我们会打个飞的跑国外吃美食,也会时不时点点手机,就把各种美味招到眼前。
这不,就像这个黑芝麻酥糖,不经意间就通过包裹到了我面前,包装已经不是我印象里的样子了,但是味道依旧。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去哪里学做芝麻酥糖和去哪里学做芝麻酥糖视频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